主辦單位: 共青團中央   中國科協   教育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   全國學聯  

承辦單位: 貴州大學     

基本信息

項目名稱:
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研究
小類:
社會
簡介:
如何協調好各方利益是長期困擾著旅游景區發展的重大問題。作品通過扎實、深入的實地調查,對湖南省主要景區的利益協調狀況進行了客觀、全面的了解,總結了現有經驗,發現并歸納出景區六大利益協調問題及其四大衍生問題,在此基礎上運用利益協調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及博弈論構建了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針對性和操作性,為景區利益協調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系統的思路和方法。
詳細介紹:
如何協調好各方利益是長期以來困擾著旅游景區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本作品通過扎實、深入的實地調查,對湖南省四大主要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狀況進行了客觀、全面的了解,總結了現有經驗,發現并歸納出景區六大利益協調問題及其四大衍生問題,在此基礎上運用利益協調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及博弈論構建了具有一定普適參考價值的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文章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主要包括選題的背景和意義;第二部分對本文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進行闡述;第三部分對所調研的四大景區的利益協調現狀進行比較分析,并總結其經驗成果和不足;第四部分在深入分析調研結果的基礎上,對湖南省景區社區參與中利益協調問題進行現實審視;第五部分基于問題現狀充分運用社會交換理論和博弈論提出景區利益協調機制的構建構想;第六部分是對利益協調機制進行科學整合,創新性的構建出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框架。課題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針對性和操作性,為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系統的思路和方法以資借鑒。

作品圖片

  • 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研究
  • 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研究
  • 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研究
  • 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研究
  • 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研究

作品專業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作品力圖為解決旅游社區參與進程中的景區利益協調問題提供系統的思路和方法,確保景區居民群體的根本利益,實現景區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 基本思路:本作品綜合采用文獻查閱、實地考察、理論探討等方法,在實地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全面總結湖南旅游景區現有利益協調經驗,深刻剖析存在的問題,并以利益協調理論、博弈論等為理論基礎,結合旅游景區的利益協調現狀,構建出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如何協調好各方利益是長期困擾著旅游景區發展的重大問題。作品通過扎實、深入的實地調查,對湖南省主要景區的利益協調狀況進行了客觀、全面的了解,總結了現有經驗,發現并歸納出景區六大利益協調問題及其四大衍生問題,在此基礎上運用利益協調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及博弈論構建了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針對性和操作性,為景區利益協調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系統的思路和方法。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本作品針對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問題合理構建利益協調機制框架,研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應用性和操作性。該利益協調機制框架對于解決湖南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問題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對制定湖南旅游景區利益協調政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課題研究成果對于解決我國其他地區景區社區參與的利益協調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作品摘要

如何協調好各方利益是長期以來困擾著旅游景區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作品通過扎實、深入的實地調查,對湖南省四大主要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狀況進行了客觀、全面的了解,總結了現有經驗,發現并歸納出景區六大利益協調問題及其四大衍生問題,在此基礎上運用利益協調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及博弈論構建了具有一定普適參考價值的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文章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主要包括選題的背景和意義;第二部分對本文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進行闡述;第三部分對所調研的四大景區的利益協調現狀進行比較分析,并總結其經驗成果和不足;第四部分在深入分析調研結果的基礎上,對湖南省景區社區參與中利益協調問題進行現實審視;第五部分基于問題現狀充分運用社會交換理論和博弈論提出景區利益協調機制的構建構想;第六部分是對利益協調機制進行科學整合,創新性的構建出旅游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機制框架。課題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針對性和操作性,為景區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系統的思路和方法以資借鑒。

獲獎情況及評定結果

在湖南商學院2010年暑期“三下鄉”課題評審中獲一等獎 在2010年湖南商學院第三屆旅游文化節文案大賽中獲一等獎

參考文獻

[1]安妮.斯潘斯里(Anna?Spenceley),劉曉曄譯.南非兩個自然旅游經營點項目中的當地社區受益體系[J].產業與環境,2002. [2]保繼剛.讓村民參與旅游決策,發展可持續旅游社區[R]. 新龍門增刊,2007. [3]吳必虎,李咪咪,黃國平.中國世界遺產地保護與旅游需求關系[J].地理研究,2002. [4]周玲.旅游規劃與管理中利益相關者研究進展[J].旅游學刊,2004. [5]王德剛.均衡利益論—論旅游開發過程中的成本、利益分配原則[C].中韓國際旅游學術大會論文,2005. [6]孫九霞,保繼剛.從缺失到凸顯——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研究脈絡[J].旅游學刊,2006. [7]張曉明.社區參與鄉村旅游開發的利益分配機制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地理與資源科學學院,2007. [8]左冰,保繼剛.從“社區參與”走向“社區增權”[J].旅游學刊,2008. [9]張金鳳,李亞.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的瓶頸性問題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9. [10]Sofield T H B.Empowerment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M]. Pergamon . 2003.

調查方式

走訪、問卷、現場采訪、人員介紹、個別交談、親臨實踐、會議、圖片、照片、書報刊物、統計報表、影視資料、文件、集體組織、自發、其它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國外研究綜述: 國外學者主要是針對景區利益狀況及成因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且多是從微觀層面來進行實證剖析的,但對于怎樣改變不利于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利益格局很少提出系統的改善方案。Sofield (2003)以所羅門群島旅游開發為例,認為以往的社區參與旅游都是單向度的被動參與過程,只有進行社區增權才能真正凸顯社區在旅游發展中的主體地位。Teyeetal等人(2002)通過對加納小鎮的研究,了解到由于從事旅游業的工資收入低、工作條件惡劣、職位低下,從業者對旅游業持否定態度。由此指出,家庭成員供職于旅游業并不能被視為“有利”。Anna?Spenceley(2002)指出南非洛克泰爾灣附近的居民憑借持有旅館所有權和經營權的股份獲得股息和紅利,但社區居民僅占有股份很小的部分,并且其股票份額由代表作為社區保護信托基金會商業機構成立的非盈利性公司指定,居民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當家作主;Jo Ann M?Farve(1984)通過對岡比亞旅游業的分析,認為旅游收益沒有均等地分配給每個居民,處于經濟、政治優勢地位的群體較輕易地獲取了大部分利益,弱勢群體則一無所獲,加劇了社會結構強弱失衡。這些研究都較少全面剖析景區利益協調機制。 國內研究綜述: 國內學者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①社區參與旅游中的利益相關者及利益訴求。②社區參與旅游中的利益格局及成因。③社區參與旅游不同模式下的利益協調。通過這些研究提出了以下四種主要利益協調方式:①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方式。②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的利益協調方式。③政府主導的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方式。④社區主導的社區參與中的利益協調方式。劉復興(2008)認為在社區參與旅游中,社區雖然獲得了信息、技術、文化及少量的旅游收入,但承擔了幾乎所有的旅游社會負效應,利益分配不公是景區與社區之間深層矛盾的根源;保繼剛(2007)認為發展旅游最終的一個目標就是要讓老百姓富裕起來,利益矛盾處理妥當,才能解決好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對此,他提出實施相對均衡的利益共享的措施,讓村民真正參與旅游決策、管理、利益分配各個環節;吳忠軍、葉曄(2005)結合桂林龍勝龍脊平安寨實際,探討了民族社區旅游中利益分配公平性與居民參與有效性的問題。這些研究對景區發展起了有利作用,但對社區參與旅游的利益格局和影響因素分析不夠深入,尤其是缺乏系統有效的景區利益協調機制。
建議反饋 返回頂部
中文热免费在线视�?@亚洲欧美日韩国产高清@ww免费精品久久@国产欧美日韩久久va@国产日韩欧美综合